close

200242601-001.jpg   

YES! 如「產道」般的的動線!

什麼意思?

就是「產道」呀!

「產道」是怎樣的道?

就是「ONE-WAY IN and NO-RETURN」,一但開始「生」了,動線就只有往「一個」方向走,no left, no right, no any other direction and especially NO-RETURN!

 

停車場在B1、大樓總共有4樓、餐廳在3F、辦公室/工作室等OA家具在4F

舉例來說: 某週末傍晚甲乙丙三人心血來潮到了三重IKEA,由於大家都已經餓了,所以想進行以下的活動:

1.       先停好車

2.       吃個便餐

3.       隨意四處逛逛

4.       突然想起來要買個小電腦桌

5.       搬上車離去

 

依照以上的活動,甲乙丙三人會在新莊IKEA如同墜紅塵俗世不斷輪迴打轉的五體不勤六根不淨凡夫俗子,不停的投胎轉世;以下是甲乙丙三人於某週六傍晚於新莊IKEA的如同產道般動線規劃的實際路線:

目的一: 吃東西

1.       B1停好車à

2.       upwards手扶梯從B1à1F 

3.       upwards手扶梯從1Fà2F 

4.       upwards手扶梯從2Fà3F 

5.       upwards手扶梯從3Fà4F,找到4F中的賣場中電梯(只能往下)

這時候,也許你會有兩個問題,分別是:

1.       為什麼不搭電梯?

2.       為什麼upwards手扶梯從2F3F時,不能就停在3F,就去餐廳呢? 還要再從3F4F,再從4F找到只能下去的電梯,回到3F?

 

YOU ASK ME, I ASK WHO?

 

3F吃完飯後,目的二: 想隨意逛逛? 於是:

6.       downwards手扶梯從3F餐廳à2F

7.       downwards手扶從2Fà1F

 

突然想起,好像要買個小電腦桌? 目的三: 4F! 於是:

8.       整個離開IKEA大門重新進入IKEA大樓

9.       1F搭電梯到3F

10.   upwards手扶梯從3F4F

這時候,你也許再度會有兩個問題,分別是:

1.       有需要離開IKEA大門,再重新進入IKEA大樓,這麼誇張嗎?

2.       電梯不能直接搭到4F?

第一個答案是YES,第二個答案是NO! (Believe me, I damn wish I can reverse the answer! I don’t need to bullshit you about this, I even double checked with the help desk.)

 

到了四樓,找到自己要的電腦桌,抄好the shelf to pick up, 於是, 動線再度展開:

11         搭手扶梯從4F3F

12         搭電梯從3F1F

1F取貨、結帳後,於是:

13      1F搭手扶梯到B1

 

從文後的註解中,我想IKEA也很明白這種動線的優缺點:

這種動線設計的優點在於能夠讓消費者接觸到他們可能原先並沒有想要尋找的商品。而缺點則是對那些已經知道他們想要買的商品是什麼,並且只希望趕快抵達倉庫區的消費者來說,這樣的動線會造成不便

 

那我想知道,如果他們自己都知道,這種動線規劃會對於已經知道要「買」什麼的消費者造成不便,那仍堅持或保持這樣的動線規劃,是表示,他們比較想吸引到想「逛」的消費者,而非想「買」的消費者嗎?

 

那,蓋公園就好了嘛! !

 

今天因為是週末又是「人在現場,已經走一趟了」(需要什麼就一次買一買,免得還要跑下一趟),所以在實體賣場中,消費者還是有所消費;

 

但假設,相同購物者()與想購買的物品不變(小型電腦桌一個),卻換成在網路的虛擬環境中購物,有多少人能忍受無法使用【上一頁】或在頁面上沒有任何導覽列或麵包屑(Breadcrumbs)[2]展示使用者現在處於第幾層/第幾區/第幾櫃? PS. 也沒有關鍵字搜尋! 因為即使搜尋出來,你還是必須遵循固定動線去找到該物! 等於對使用者快速結帳沒有幫助!

 

你覺得使用者會耐心遵循你設計的動線,還是會在五秒內找不到商品或看不懂網頁在搞什麼就關掉你花了幾百萬給那些光會耍花槍的設計師設計出來的很屌卻永遠找不到商品在哪的網頁?

 

基於一個對網頁使用性及業績有極大興趣及「信心」的行銷者的直覺,我想,是後者!

 

Marketers, never ever fool your customers.

(因為我覺得會設計出這樣動線出來的,充分顯示出自大與驕傲的內在,it shows I don’t care how much time you wasted, as long as you buy a piece of shit!) well, too bad, 消費者真的會因為這樣的蛛絲馬跡體會一個企業是否「真心」重視他的消費者。

 

最後,如同通過產道般的,今天,我在新莊IKEA投胎了兩次。



[1]歷史較新的宜家家居賣場外觀通常都是一個非常大的藍色盒子加上少許的窗戶。它們的內部設計通常都是一條強制單行的動線。消費者必須穿越過幾乎整間賣場所有的區域才有辦法到達收銀台。例如2006年落成的臺灣臺北縣新莊店,就必需先至4樓進入賣場,再依循動線循序下樓、經過各展區,才能抵達位於1樓的收銀台。而香港沙田新城市中央廣場分店因為位於商場內,面積較少而比較方便,只需從扶手電梯5樓入口經過,再經扶手電梯至3樓,經過展區後抵達3樓出口,但路程迂迴曲折。

動線的規劃首先會通過傢具樣品展示區與家庭用品區;接下來是倉庫,如果大家在先前樣品展示區有中意的傢具,就可以在倉庫拿到未組裝過的平整包裝;最後是收銀台。

這種動線設計的優點在於能夠讓消費者接觸到他們可能原先並沒有想要尋找的商品。而缺點則是對那些已經知道他們想要買的商品是什麼,並且只希望趕快抵達倉庫區的消費者來說,這樣的動線會造成不便。

最近在某些賣場中會在不同的區域之間設置捷徑,讓有需要的人能夠更快速地穿越賣場。不過,儘管這些捷徑會在賣場地圖上面標示出來,它們通常都不太顯眼,以使那些沒有經驗的消費者容易忽視掉捷徑,從而走完全部的動線。

原始的設計通常會將樣品展示區與家庭用品區放在賣場的上層,而倉庫區則放在賣場的下層,如北京的「IKEA四元橋新店」。不過有些賣場是只有一層樓的平房式店面,如英國的「IKEA利茲店」(Leeds)。而台灣的「IKEA環亞店」及已經關門的「IKEA敦南店」則是位於地下室,樣品展示區位於地下二樓,家庭用品區和倉庫區位於地下一樓。有些賣場擁有獨立分開的倉庫來存放較大型或者比較不受歡迎的平整包裝,好減少消費區倉庫的大小,並且讓更多的商品能夠同時展示出來。然而,這偶爾導致了消費者在缺少店員的指示下找不到他們已經在收銀台付過帳的商品,並且讓大家有一種必須排兩次隊伍的感覺(一次在收銀台,另一次則在外部倉庫)。

 

[2]回想童話糖果屋的故事。被繼母遺棄在森林裡的兄妹,靠著在沿途所做的記號終於回到家的故事。故事剛開始時,他們是靠著在路上放置小石子回到家;但第二次以麵包屑做記號時,卻因為麵包屑被小鳥吃掉而找不到回家的路,展開不可思議的冒險故事。因此可知,「做記號」對於找到回家的路非常有幫助。麵包屑導覽列就和那些記號一樣,以「Home > OOO > XXX」的呈現方式將使用者的導覽軌跡顯示在網頁的明顯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iwi9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